国内方面:2月制造业PMI数据回暖,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延续,2025年财政及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
短期国内外情绪扰动不断(海外关税、国内两会预期、粗钢限产炒作等),在旺季需求未明朗的当下,钢价随情绪摇摆。
从产业基本面上看,粗钢产量回升偏慢,各个品种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均不大,静态基本面比较健康。
从估值上看,卷螺盘面和现货利润进入偏高水平,同时螺纹处在谷电和平电成本之间,估值还比较合理。
综上,估值中性+产业有支撑+预期摇摆,短期仍震荡看待,螺纹参考平电成本3390元/吨附近的阻力位,谷电3260附近的支撑位(热卷+100元/吨)。
铁矿石绝对与相对估值均处中性。近期,澳巴发运快速回补,非主流发运维持稳定,到港量短期快速回落。需求端,两会前钢厂维持低负荷生产。鉴于下游刚才仓库存储偏低,3月钢厂复产有一定空间,铁矿石数周内或进入小幅去库存阶段,延续近强远弱格局,5-9价差继续扩大。绝对价格波动,短期看两会政策与旺季需求,长期关注限产量政策执行情况。
现货:本周炼焦煤现货价格弱稳,国内供应恢复及进口成本上升形成多空博弈,价格或窄幅波动,焦煤最便宜仓单1080。焦煤现货市场情绪不佳,流拍情况虽有所减少,但成交资源多以降价为主。目前CCI山西低硫主焦煤报价1306元/吨,延续下跌趋势,整体市场交投氛围冷清。焦炭方面,现货十轮提降落地,市场仍有十一轮预期,港口准一级焦炭报价1430,折盘面价格1500。
期货:本周盘面双焦波动较大,先涨后跌,周五收盘整体下跌,持仓量增加,交易所降低手续费后投机性有所增加。季节性看,近两年3月份双焦盘面呈现趋势行下跌,主要由于需求预期落地,预期不断证伪导致,但今年盘面预期表现较弱,市场整体表现冷静,因此三月份如政策未持续加码,将会呈现抵抗式下跌行情。
价差:基差方面,JM:05基差中性,09盘面升水。J:盘面升水接近3-4轮,基差率处于偏低状态。
供需:焦煤方面,蒙古进口煤本周有所放缓,日均通关处于700车左右,国内矿山维持去年同期水平,焦煤供给侧表现中性。焦炭方面,产量环比小减,焦企同比偏低,钢焦联合企业产量同比偏高,焦炭供给中性偏高。需求方面,下游开始慢慢地复产,但高炉复产速度不及电炉,铁水本周227.94万吨,静态角度看焦煤供需压力较大。按照惯例铁水增长对于双焦的需求支撑到5月份左右,补库的力度如何更加依赖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库存:本周炼焦煤持续累库,上游持续累库较多,同比处于近几年最高位。焦炭库存中性,全国焦炭库存1039万吨。
利润:全国焦企吨焦平均利润-71元/吨,山西准一级焦平均盈利-42元/吨,山东准一级焦平均盈利-38元/吨,内蒙二级焦平均盈利-136元/吨,河北准一级焦平均盈利-14元/吨。(利润展示受小数点后保留精度影响)。经10轮降价后,焦企利润空间再度压缩,如若焦煤价格未能及时下调来缓解焦炭成本,焦企将面临更大的亏损压力。与2月26日当前普方坯出厂价格3090元/吨相比,钢厂平均盈利48元/吨,周环比增加27元/吨。钢企成本端压力得到缓解,且钢坯价格具有一定韧性,钢企利润有所修复,向上游继续索要利润的可能性降低。
政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本周发文呼吁煤矿主动性减产,应对当前市场普遍悲观预期,实行“以销定产”模式,减少供给,稳住煤炭价格。
基本面:未来三个月双焦期货大概率呈现“先反弹后承压”的震荡下行趋势,短期受补库和政策预期支撑或有反弹,但中期供需宽松格局难改,价格重心将继续下移。需重视库存去化速度、进口政策变化及终端需求恢复力度。未来三个月行情将围绕“成本支撑与供给过剩”的核心矛盾展开,呈现“震荡偏弱”格局。策略:中长期来看,逢高布局空单,目标位蒙古大贸长协成本;套利可关注多钢材空双焦的产业链对冲策略。风险点:国内稳增长政策超预期(如基建投资加码、房地产政策放松)带动钢材需求回暖。
Brent小幅走弱至73附近,美俄推动俄鸟达成“和平”协议。供需现实稳中偏强,月差为中度Back,预期国内原料问题逐步缓解,SC月差及内外差均回落明显。0PEC+继续保持良好的减产执行,供应端支撑油价,需求整体偏弱,限制油价上行高度。策略方面,Brent72附近轻仓试多。
估值:LPG相对估值中性。盘面价格震荡小跌,现货民用气价格偏强运行,基差走强位于中性区间。内外价差深度倒挂。海外丙烷价格震荡,油气比价位于中性水平,丙烷作为裂解替代进料经济性开始显现。下游PDH装置利润小幅回升但仍偏低,近端维持亏损区间。
驱动:供应端,国内LPG炼厂外放量回升至中性水平,港口船期正常,短期供应或季节性下降,同比仍偏高。海外方面,北美丙烷燃烧需求旺季末尾,去库情况较理想,供应增量依靠出口抵消,当前热值比价仍具优势。中东方面,现货供应量充足,离岸贴水偏低,印度需求仍强劲。远东方面,运费维持低位,航道畅通,供应相对充裕,FEI近端月差持续走弱。需求端,燃烧旺季接近尾声,边际影响较为有限。化工需求方面,利润压力减轻,国内PDH装置整体负荷有提升预期;丙烷替代经济性显现,裂解需求或有提升。
观点:LPG相对估值中性,基本面宽松,驱动不强,短期宜观望。着重关注国际油价走势及国内PDH装置复产进度。
天然橡胶盘面震荡整理,深浅价差继续收缩。供应端,主产区产出明显缩量,原料价格高位持稳,国内外产区先后迎来降雨,开割初期干旱可能性降低。需求端,下游工厂基本已全面复工,原料刚需补货升温,工厂成品逐步向经销商转移,关注三月下旬出口订单的延续性。从NR持仓、月差结构变化观测资金动向,深浅反套相较于单边或有更好的安全边际。另外关注本周宏观对商品市场的联动影响。
玻璃处于“低利润+低价格+低产量+中高库存”的状态,当前玻璃厂库存情况分化较大,除沙河外其他区域厂库仍处于中高位,而社会库存处于中低位。24年2季度末在高仓库存储上的压力下,南北方玻璃厂价格近乎同步走弱,区域价差持续新低;24年9月底预期好转,产销转强,北方及南方厂家先后提价;24年4季度持续降波,期现价格持续走弱;2024年底至今随着现货市场逐步暂停,期现逻辑重启,关注期现兑现节点;节后初期去库较快,之后持续累库,着重关注下游刚需复工进度及订单情况。
纯碱处于“中利润+中价格+高库存”的状态,现货持续弱势,期货近月估值相对合理,远月结构较平,给予较高溢价。23年H2产能大幅扩张,不过产能兑现进度缓于预期,国内从净出口切换为净进口状态。24年一季度供需格局逐步转宽松,形成阶段性供应过剩,价格及基差均走弱,期限结构趋于平坦;二季度下游玻璃率先启动,带动了一轮预期差行情,估值从低位修复至中高位;二季度后半段下游转弱,产业链估值整体压缩;三季度末宏观预期大幅好转,工业品整体估值上修;四季度初下游需求走弱,盘面陆续向现实回归,纯碱震荡走弱。节后至今在现实及预期双重驱动下偏强,估值向上修复,关注中期下游预期兑现情况。
2025年2月USDA月报依旧维持2024/2025年度全球油料供需走向显著宽松的预期,这对于大豆、菜籽在内的油料的价格高度依旧是显著的压制,但是从油料市场边际效用角度来看,2024/2025年度全球油料边际效用进一步显著好转:
首先,2024/2025年度全球油料库消比连续5月显著下修,这表明全球油料供给宽松的压力在逐步减轻,这点主要得益于2024/2025年度美豆产量、阿根廷大豆产量的下修;再有,2024/2025年度全球葵子的产量最早显现出同比显著减产,之后2024/2025年度全球菜籽产量被不断调减,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小品种油料市场的供需格局率转为偏紧。但是对于2024/2025年度巴西大豆海量丰产的预期持续压制全球油料价格;
1月USDA月报显著下调美豆单产后,2024/2025年度美豆由供需适度再次转为偏紧。这点对CBOT大豆价格重心的提升有显著的驱动,但是CBOT大豆运行至1080美分上下后,明显缺乏新的驱动,市场持续关注南美大豆情况;
但是我国豆粕在期现back结构背景保护下,交易3月到港不足引发停机的预期,交易中美贸易冲突可能波及进口美豆的预期,一跌一涨,春节后豆粕走势持续强于CBOT大豆;
巴西大豆收割进度继续加快,特别是马托格罗索州收割进展十分迅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巴西大豆上市高峰期即将来临,这点对m2505合约绝对价格构成了压制。阿根廷大豆主产区天气依旧需要持续关注,从往年灾害年份产量的调整节奏来看,3月和4月月报是USDA调整阿根廷大豆产量的主要月份。
2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依旧维持2024/2025年度全球植物油供需适度的中性预期,这对全球植物油价格重心依旧是显著支撑;
植物油核心依旧是棕榈油,目前处于季节性减产周期,对棕榈油价格重心是较强的支撑。棕榈油的核心矛盾是绝对价格与出口和生柴补贴间的掣肘问题,此外可交易的时间性也在压制价格(2024年基本是3月底4月初);
棕榈油季节性减产叠加去库,同时炒作斋月需求增加预期,同时B40生物柴油政策对价格构成支撑,类似于2024年4月之前的逻辑,不过绝对价格是硬伤;豆油在春节后首周补涨过后,因为美国生物柴油政策不明朗,最近偏弱运行;全球菜籽基本面偏紧,加拿大菜籽同比减产均利好菜油,但我国对加菜籽的反倾销调查及美国推出的45Z政策均对加菜籽的出口不利,国内进口菜油库存高位难以快速消化,因此菜油虽然节后首周补涨幅度弱于豆油、棕榈油,但是最近3周压力也小于豆油。
印尼瘦身版B40能否在25年真正全面落地?巴西已经否认会在2025年将生物柴油掺混率由14%提升至15%,EPA在3月怎么样确定美生物燃料26年掺混义务?特朗普上台后迅速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拜登政府推出的《消减通胀法案》正是基于此,因此在2025年1月拜登政府敲定的45Z政策的细节和模型,能否获得特朗普签字通过从而真正落地也有待观察。
如此前所述,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再启波澜,特朗普重启关税大棒,引起市场恐慌,美棉05合约再创新低,暂时抵消了美国2025/26减面积带来的利多。国内郑棉也受关税利空影响走弱,且股市商品整体走弱也带来压力,使得13900元/吨的压力线也得以兑现,其行情走势也重回底部运行空间,而这也符合目前多空混揉的格局。行情重回震荡偏弱,后期持续关注宏观和现实旺季需求带来的指引。
配额外194.5万吨进口需求,缺口预计在400-450万吨左右,配额外及替代品进口需求在200万吨左右。弱糖浆不被禁止,则配额外成本参考失效,15-19美分配额外成本参考分别为5450、5750、6050、6350、6650。
印度预计出口100万吨糖,对应原糖18-19美分、白砂糖500美元/吨。在印度出口的预期中国际糖市顶部明确。
国内价格推演逻辑:糖浆价格过低的情况下不太可能放开进口,因此以白糖的顶部作为国内的底部支撑。若糖浆禁令没有松动,则参考配额外进口成本。
采购建议:随用随采,今年预计有一个支撑,但若给出绝对低价机会建议大批采购。
期货估值:进入交割月,3月期货合约反弹修复基差。远月合约保持贴水等待现货兑现验证,交易空间受限。
行情展望:现货价格变化不大。月初局部地区养殖端出栏减少,叠加局部市场降雪影响生猪调运,市场有挺价看涨心态,但整体市场供应仍需充足,下游需求暂无明显增量空间。今年上半年供应恢复趋势相对确定,目前属于消费淡季,现货价格存在向成本线回归甚至阶段跌破成本的预期。期货各合约不同程度贴水表达周期和季节性预期,在成本线附近等待现货兑现情况提供新的驱动。大的方向策略仍以逢高沽空为主,但结构性扰动仍存。节后养殖端增重操作对现货价格产生支撑。春节前养殖端积极出栏,大猪消化,集团场占比提升令供应结构发生变化,标猪供应增加。节后肥标价差走高,近端累库使得供应压力后置。短期来看,月初养殖主体理论上存在缩量提涨可能,但3月规模集团供给量级存环比提升预期,气温回升不利于大猪消费,前期二育存抛售预期,需求无明显增量空间。但肥标差仍存令市场增重动力难消。低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投机需求扰动犹存,饲料价格和疫病等也存在不确定性。养殖端出栏心态的博弈仍是关注重点,近期现货抗跌,近月修复基差、饲料价格反弹等因素对盘面情绪产生带动,结构性机会为主,方向仍需现货兑现情况指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